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 http://m.39.net/news/a_6010329.html

一提到糖尿病,我们往往会联想到并发症和健康风险。但是,临床研究发现,不同个体对糖尿病的反应存在差异。在积极治疗和科学管理下,一些糖尿病患者还是成功实现了长寿。这些成功案例中长寿糖尿病患者有什么共性?他们的经验对其他患者是否具有借鉴意义?

一、什么是糖尿病?有多严重?

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,其主要特征是血糖过高,这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致。

胰岛素是由胰脏产生的激素,能帮助身体细胞吸收并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。如果胰岛素缺乏或作用受损,血糖就无法有效进入细胞,只能堆积在血液中,造成血糖升高。

目前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高达5亿,其中中国患者数占1.4亿之多。糖尿病发病率正在以惊人速度增加,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。专家预测,到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7.8亿。

长期血糖过高会对人体多个系统和脏器造成严重危害。例如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、视网膜及肾脏病变,也会损伤周围神经,导致下肢溃疡乃至坏疽。据统计,60%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。

不可忽视的是糖尿病对患者心理的影响,终生无法自然恢复正常血糖,依赖药物和饮食控制的生活使许多患者陷入抑郁和焦虑,糖尿病给患者及家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。

虽然糖尿病无法彻底治愈,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和积极改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管理。糖尿病一旦确诊,是否就意味着终生依赖药物治疗?还有治愈的机会吗?

二、糖尿病还有“逆转”的时机吗?

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,通过采取积极的非药物干预,部分糖尿病患者存在实现病情“逆转”的可能。所谓逆转,是指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,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降至正常或者接近正常水平,糖耐量恢复,从而脱离或减少依赖降糖药物。

实现糖尿病逆转的最佳时机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:

1、病程时间

研究显示,糖尿病病程时间与逆转可能性呈负相关。病程在1-5年的患者,采取积极措施后病情好转乃至逆转的比例较高。这是因为在糖尿病早期阶段,胰岛素分泌功能尚未完全丧失,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较好。

随着病程推移,细胞对胰岛素反应能力下降,这时实现逆转的难度就会明显增大。

2、血糖控制情况

HbA1c作为反映近2-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重要指标。研究显示,HbA1c在6.5%左右的患者,采取非药物干预后达到糖尿病逆转的比例较高。相比之下,HbA1c长期处于7%以上的糖尿病患者,胰岛素分泌功能已明显下降,仅依靠生活方式调整难以逆转病情。

3、BMI和体重

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和诱因。肥胖者体内脂肪疏解产生的大量自由脂肪酸,可以诱导肝脏与肌肉产生胰岛素抵抗。减重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是实现糖尿病逆转的重要措施。

研究显示,BMI≥24kg/m2的超重及肥胖患者,在医生指导下适度减重,能显著提高糖尿病逆转的可能性。

4、是否使用胰岛素

对于已经开始使用外源注射胰岛素的患者,由于长期依赖外源胰岛素治疗,自身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已严重受损,这时要停用胰岛素并恢复正常血糖就比较困难。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,更有可能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实现病情逆转。

5、是否存在并发症

存在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的患者,细胞和组织已受到较严重的糖毒性损伤,这会降低糖尿病逆转的可能性。相比而言,在早期没有并发症的轻症糖尿病患者更易达到逆转。

但是也需要注意,即使成功实现短期逆转,长期维持正常血糖也需要坚持规律的生活和饮食,否则很容易复发。要想实现长寿,以下方法对你一定有用!

三、高寿糖尿病人身上大都有这些特征

临床统计数据显示,尽管糖尿病是严重影响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慢性病,但仍有部分糖尿病患者能够活过80岁以上。

具体来看,能够长寿的糖尿病患者身上普遍存在以下一些特征:

1、高度重视药物治疗

针对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糖尿病,医生会开具不同的降糖药物。长寿的糖尿病患者普遍十分重视药物治疗,严格按照医嘱服药,以有效控制血糖。即使血糖控制较好,也不擅自停药或减量。

定期监测血糖,并按时进行定期检查,以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,及时调整用药方案。科学的用药治疗,对保护各脏器免受高糖毒性损害极为重要。

2、注意合理饮食

这类患者明白合理膳食对控制血糖的重要性。他们选择糖尿病膳食计划,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,同时饮食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也适中。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充足,富含膳食纤维。

他们也注重每日三餐规律,不进食过量,并与用药时间相配合,这有助于血糖平稳。许多长寿糖尿病患者身材更趋向正常或偏瘦,避免肥胖。

3、保持适度运动

这类患者能坚持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。也有患者通过太极、瑜伽等轻活动保持活动量。

适当的运动对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稳定血糖水平非常重要,同时增强心肺功能,优化身体各项生理指标,为健康长寿奠定基础。

4、心理状态良好

这类患者面对糖尿病病情,心理上普遍比较积极乐观,较少焦虑、抑郁和消极情绪。他们积极配合治疗,乐于与医生和家人进行沟通,寻求支持,同时保持豁达开朗的心态,将注意力更多投入生活各方面,而非过度恐惧糖尿病。

5、重视定期检查

定期检查可以监测病情变化,发现并预防并发症。这类患者每年至少进行1-2次全面检查,检测眼底、肾功能、神经系统等指标,一旦发现异常,可以及时治疗。严重者每3个月检查一次,规徊检查有助于最大程度延缓并发症发展。

结语

糖尿病是严重影响健康和生存质量的慢性病,但并不等同于病患注定早逝。临床统计发现,许多糖尿病患者通过科学治疗和管理依然能够长寿。他们的经验对广大糖尿病患者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!

参考文献

中国糖尿病问题和对策研究组.中国糖尿病问题和对策研究.中华内科杂志,,61(4)

王渊,李光伟.2型糖尿病的逆转及影响因素.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,,37(1):17-20.

邹大进.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的意义及方法.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,,34(1):19-21.



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yktms.com/zzyhl/13642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