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临床】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:手把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是临床常见的1大类疾病,其病因多样,诊断较为复杂。近期,JAMA杂志发表了一篇由菲律宾学者Callaghan等撰写的一篇综述,针对这一类疾病的临床诊治进行了详细的讲授,并化繁为简,提炼出了对神经内科医生非常实用的诊治策略。 周围神经病亚型及临床表现 周围神经病是致使周围神经系统神经损伤的一类疾病总称,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为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(DSP),是一种弥漫性长度依赖性的神经病变进程。DSP患者通常表现为麻痹、刺痛、疼痛,或以上症状同时出现;通常为远端起始,逐步向肢体近端发展(见总结1)。肢体力弱通常是DSP较晚期的症状,首发可能表现为足趾舒展和踝背伸力弱。腓骨肌萎缩症(CMT)是例外,肢体力弱通常为首发症状。 总结1.周围神经病不同亚型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及推荐的辅助检查 1.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(1)症状:麻痹、刺痛、疼痛、无力,从手指或脚指起始 (2)体格检查:a.感觉:手套袜套样针刺觉和振动觉消退;b.运动:足趾舒展困难,行走费力;c.反射:踝反射减弱 (3)辅助检查:见下文总结。 2.单神经病 (1)症状:单根神经分布区的麻痹、刺痛、疼痛、无力 (2)体格检查:a.感觉:单根神经分布区的针刺觉和振动觉消退(例如在正中神经病变中出现三个半手指针刺觉消退);b.运动:单根神经分布区的肌肉力弱(例如尺神经病变中手指外展无力) (3)辅助检查:诊断不明确或需要手术时,进行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查 3.神经根病 (1)症状:按皮节散布的麻痹、刺痛、疼痛,可从颈部、背部放射至肢体;肌节散布类型的力弱 (2)体格检查:a.感觉:由于皮节通常存在重复安排,感觉检查通常正常;b.运动:肌节散布类型的力弱(例如在L5神经根病变时背伸肌、踝外翻力弱);c.反射:皮节散布的反射减弱(例如S1神经根病时踝反射消失) (3)辅助检查:肌电图和神经传导(对感觉为主型的神经根病变不敏感);出现进行性症状加重或斟酌手术时进行磁共振检查。 另一种常见的亚型为神经根病,其中腰神经根受累最为常见。单神经病也是常见的一种类型。其中正中神经病变(腕管综合征)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,其次为尺神经病,面神经病变和股外侧皮神经病(感觉异常性股痛)。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病因 DSP的病因多样(见总结2),其中最常见的为糖尿病,占所有患者的32%-53%。考虑到糖尿病患者中DSP的发病率较高,推荐对这些患者进行常规的神经病变筛查。 总结2.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常见病因 1.代谢性: (1)糖尿病:是最常见的病因,占所有患者的32%-53%。 (2)糖尿病前期:糖耐量测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。 (3)慢性肾脏疾病:当糖尿病致使慢性肾脏疾病时,其神经病变的表现特别严重。 (4)慢性肝脏疾病:神经病变通常较轻微。 2.特发性:占所有患者的24%-27%。 3.毒性(酒精性):第二常见的病因。 4.遗传性:需要询问详细的家族史,患者有没有锤状趾,高足弓。 (1)CMT1型:即遗传性脱髓鞘性感觉运动性神经病。 (2)CMT2型:即遗传性轴索性感觉运动性神经病。 (3)家族性淀粉样变:甲状腺素转运蛋白基因突变最为常见。 5.营养性: (1)维生素B12缺少:当维生素B12水平为-pg/mL时,检查甲基丙二酸的水平十分重要。 (2)维生素E缺少:致使小脑性共济失调。 (3)维生素B6缺少:维生素B6水平太高或过低均会致使神经病变。 (4)硫胺素缺少:可出现共济失调、眼肌麻痹和意识混乱。 (5)铜缺少:通常表现为脊髓神经病。 (6)胃旁路手术和吸收不良综合征:很难明确是哪种因素而至。 6.药物性: (1)化疗药物(长春新碱、顺铂、紫杉醇、硼替佐米):神经病变成药物剂量依赖性的不良反应。 (2)胺碘酮:可致使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。 (3)苯妥英:一般在药物使用多年后出现。 (4)核苷类药物:很难辨别神经病变的病因是由于药物引发,还是由于HIV病毒而至。 (5)呋喃妥英:在肾衰竭的患者中神经病变会更严重。 (6)甲硝唑:通常在高剂量长时间静脉用药后会出现神经病变。 (7)肼苯哒嗪:避免与维生素B6同时适用。 (8)异烟肼:避免与维生素B6同时适用。 (9)秋水仙碱:也可致使周围神经病变。 7.本身免疫性: (1)类风湿关节炎和红斑狼疮:可致使多发性单神经炎。 (2)干燥综合征:可致使感觉性神经病或多发性单神经炎。 (3)结节病:可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的症状。 (4)继发性淀粉样变:脂肪垫活检或腓肠神经活检可辅助诊断。 8.感染性: (1)HIV:疾病本身或医治相干的药物可致使神经病变。 (2)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:可致使多发性单神经炎,伴随结节性多动脉炎和冷球蛋白血症。 9.肿瘤性: (1)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:免疫固定法增加副蛋白检测的敏感性。 (2)多发性骨髓瘤:与IgG或IgA副蛋白血症相干。 (3)原发性淀粉样变:脂肪垫活检或腓肠神经活检可辅助诊断。 DSP的诊断 9年,AAN系统性地回顾了DSP的辅助检查。该综述认为,应对病因未明的DSP患者进行快速血糖、维生素B12、免疫固定法进行的血清蛋白电泳、糖耐量测试。其他实验室检查、磁共振检查和电生理检查需要进一步讨论。对DSP患者的评估至关重要的是病史收集和体格检查。 病史收集时,需要询问以下10个问题:1)症状从何处起始?2)症状是不是会随时间变化产生改变?3)疾病进展的速度如何?4)双下肢的症状是不是有差异?5)如果双手也出现症状了,那末此时下肢的症状如何?6)是不是有肢体无力的表现?7)是不是伴随自主神经受累的症状(包括眩晕、便秘、尿潴留、出汗的改变、视物模糊、腹胀等)?8)患者是不是有大量饮酒的病史?9)患者家属中是不是有类似的症状,是不是有锤状趾、高足弓?10)患者伴随其他内科疾病吗? 体格检查包括: (1)感觉检查:小纤维性感觉:比较足趾和膝关节处针刺觉(可能为小纤维神经病患者的唯一异常);大纤维性感觉:足趾处振动觉、压觉和本体感觉。 (2)深反射:踝反射和膝反射。 (3)运动功能:肌力检查,包括足趾舒展,踝关节背伸和行走。4)平衡和步态检查:闭目难立征检查和直线连足行走。 下图总结了DSP的评估和诊断流程: DSP的医治 P相干的神经痛医治:据估计,继发于糖尿病的DSP患者中,慢性神经痛的发生率为16.2%。许多研究评估了这些患者的药物医治方法。年AAN和年EFNS指南推荐其医治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(TCA)、5-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(SNRI)和电压门控钙通道配体,比如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。这3类药物之间无比较性研究,医生应基于患者合并疾病、药物不良反应和价格进行个体化选择。 AAN和FENS指南同时指出,奥卡西平、拉莫三嗪、拉科酰胺、可乐定、美心律等药物不应用于糖尿病性神经痛的医治。非糖尿病致使的DSP相干神经痛的医治药物与糖尿病性神经痛的医治类似。如果患者在采取以上3类药物之一医治后疗效不佳或出现副作用,可斟酌两种药物联合医治。 P的疾病修饰医治:许多研究评估了血糖控制对预防DSP产生的疗效。对1型糖尿病患者,研究表明强化血糖控制可有效下降DSP的产生风险;而对2型糖尿病患者,这1效果其实不明确,需要开发新的疾病修饰医治方法。 要点小结 1.糖尿病、糖尿病前期、酗酒、维生素B12缺少、遗传性疾病、化疗药物、慢性肾脏疾病和副蛋白血症是DSP的常见病因。 2.即便进行了详细的辅助检查,仍有24%-27%的DSP患者病因未明(特发性DSP)。 P患者的评估中,病史收集和体格检查至关重要。病因未明时,需要进行详细的代谢筛查、全血细胞检查、维生素B12检测、血清蛋白电泳和糖耐量测试。当患者出现不典型的临床表现时,需要进行其他的实验室检查,包括症状不对称、非长度依赖性、运动症状为主、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和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。 4.对DSP患者,需要进一步明确电生理检查的作用,并尽可能减少MRI的使用。 A、SNRI和电压门控钙通道配体是医治神经病理性疼痛证据疾病最强的3类药物,尤其是对糖尿病相干的DSP患者,但在这些患者中,许多神经痛并未得到诊断和医治。 6.血糖控制是预防1型糖尿病相干的DSP产生的有效方法,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作用较小,因此需要开发进一步的防治措施。 WeAreProfessional!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! 关于白癜风治疗药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yktms.com/zzysm/925.html |